


新聞動態
省內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精品獎的文化展陳企業
1月21日上午,蒼霞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儀式,在蒼霞街區中平路入口隆重舉行。
現場精彩紛呈的歌舞表演、絡繹不絕的市民游客,喚醒了“老臺江”的“蒼霞記憶”。
昔日的蒼霞洲,是閩江下游的一顆明珠。隨著工業倉儲功能退化、商業服務功能萎縮,蒼霞逐漸成了生活居住、公共服務功能為主的生活街區。百年蒼霞的繁華雖然已經褪去,卻留下了眾多的古跡供后人品賞。
在距中平路不遠處,位于江濱西大道的印象蒼霞·臺江碼頭文化展示館暨臺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作為省廣裝飾匠心之作,蒼霞歷史文化街區的一部分,布展工作以蒼霞區碼頭文化為核心,結合臺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蒼霞地區悠久的海洋貿易歷史和豐富的碼頭文化內涵。
設計主體思路:
以蒼霞地域文化特征為基礎/充分利用當地特色文化元素/布局各個模塊相關場景
我們知道臺江蒼霞地區歷來是福州水陸交通的要沖。尤其是以水路運輸為重的福州,蒼霞一帶碼頭既是閩江中上游水運的終點,又是近代福州海外貿易的城市口岸。蒼霞地區是臺江商貿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貨物進出、集散的功能。故此,蒼霞地區的文化核心就是碼頭文化。
根據蒼霞文化的基本特質,臺江碼頭博物館總體設計思路如下:通過臺江老碼頭造型設計,歷史舊物件展示,水居疍民船只、服飾、生活場景的再現,舊時碼頭搬運工生活場景的展示,呈現蒼霞碼頭文化的自然生態。
通過蒼霞地區新老照片對比,歷代名人的描述,蒼霞地區俚語、俗語、民謠的運用,以及其它歷史文物的收集展示,分區展示臺江碼頭的歷史文化進程和重要成果,并且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將疍民文化、臺江商貿文化融合其中。充分表現蒼霞地區歷史變遷的滄桑感,讓游客和市民更好的融入當年的生活場景,更好的理解和記住歷史。
展示館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印象蒼霞、商貿碼頭、紅色記憶、人文蒼霞。
第一部分 印象蒼霞:百年蒼霞總印象
蒼霞地區原為閩江水域,由于泥沙淤積,從宋朝開始逐步拓為沙洲,本名“倉下洲”。明朝,“蒼霞晚照”為南臺十景之一,“蒼霞洲”名稱沿用至今。
“水色的清,水流的急,以及灣處江面的寬,總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種江水秀逸的代表;揚子江沒有她的綠,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靜。人家把她比作中國的萊茵河,我想這比喻只有過之,決不會得不及”
——摘自郁達夫《閩游日記》
在這個版塊,游客可以參觀到各個時期蒼霞一帶碼頭的照片。
設計師以空間移換的敘事手法,娓娓道來,為市民和游客們講述發生在蒼霞洲重要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讓市民和游客可以大致了解曾經發生在碼頭上的故事。
第二部分:臺江碼頭與福州商業繁榮
布展內容:碼頭與商業繁榮、近代工業搖籃、手工業技藝
布展區域:一進東側3間展室
這個版塊的設計要點:尊重臺江地域特色,再現碼頭繁榮場景
道頭——福州商貿集市雛形
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年),楞巖洲(今中亭街)從閩江水域外拓。隨后瀛洲、蒼霞洲、義洲、幫洲亦相繼由大批泥沙沖擊連為一片陸地。沿江一帶多以灘、坡或石級作為供船只??康暮喴椎李^,臺江港逐漸形成。
碼頭——閩江水域貿易樞紐
蒼霞洲沿江一帶歷來為閩江上、中游船舶停泊處,境內三捷河、新橋仔河縱橫其中,舟楫來往方便,閩江上下游商品易于在此集散。
國際貨運碼頭——國際商品集散中心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后,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臺江港成為東南沿海對外交通與貿易口岸。臺江地區商業繁榮,臺江碼頭利用“福船”通行于福州與南方各地之間,利用“山東船”航行于山東、上海、溫州、寧波之間。此外尚有航行于福州至三都、沙埕、涵江、泉州的民間帆船,在臺江港江面出入。
中平路一帶,曾是福州的十里洋場,聚集260多家商行,100多個錢莊,30多個同鄉會館。
福州近代工業的搖籃
1884年夏末,左宗棠以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后,以勸業的形式,在福州倡導商人創辦近代工業企業。不久,福州最早的一家近代企業——福州糖廠,在閩江北岸的蒼霞地區誕生。糖廠動工興建后,又有一家面粉廠也辦起來。
1880年一個被稱為“冰廠婆”的英國商人在臺江創辦“福州制冰廠”,在夏季為省城的官、商、士、民提供冰水。
1899年,英商德興洋行在閩江北岸蒼霞洲設立“耀明火柴公司”,1903年,英商天祥洋行與福州商人共資白銀5萬兩,在“耀明火柴公司”原址設立“福建火柴廠”,生產“云龍”牌火柴。1920年,日本僑商在福州港頭開設火柴廠,不久后長樂人林彌鉅也在福州港頭創辦一家“康記”小型火柴作坊。
臺江地區手工藝制作技藝(非遺)
老天華樂器制作技藝(省級非遺)
百年洪家茶紅茶制作技藝(市級非遺)
百年許順興鑼鼓制作技藝(市級非遺)
鄭興利剪刀制作技藝(區級非遺)
冷凝合香制作技藝(區級非遺)
寶銳牛角梳制作技藝(區級非遺)
臺江油灰制作技藝
第三部分:臺江的紅色記憶
閩江紅色航線,臺江區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展
布展內容:中共閩浙贛省委太平山聯絡站、閩江紅色航線。
布展區域:二進東側4間展室
中共閩浙贛省委太平山聯絡站
北江濱公園望龍園——中共閩浙贛邊區革命紀念碑
中共閩浙贛省委太平山聯絡總站舊址
閩江紅色航線
中共閩浙贛省委閩江地下航線
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舊址
青年會的紅色記憶
閩江紅色航線文藝作品
經典紅色影片——《地下航線》
《地下航線》連環畫電子版
《地下航線》記錄片
第四部分:人文蒼霞
布展內容:近代教育搖籃、名人足跡、蒼霞民俗、臺江飲食、民間音樂、民間曲藝、民間藝術、民間體育等。
布展區域:二進西側4間、一進西側3間。
福州近代教育搖籃
蒼霞洲名人足跡
漁歌——閩江上的疍民(非遺)
蒼霞地區傳統節日習俗
吃在臺江(非遺)
臺江其他非遺項目展示
(PS:本文對展館內容只作簡要介紹,更詳細精彩的部分還需要到現場去參觀)
作為臺江碼頭文化展示館的布展設計者創造者同時也是作品的使用者品讀者,和所有參觀者一樣站在老臺江蒼霞歷史面前,面對臺江蒼霞城市的變遷史,歷代蒼霞人的奮斗史,也是心如潮涌久久不能平靜。我們本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虔誠,站在福州人的角度,力求在有限的空間里面,再現臺江蒼霞歷史人文場景,保留一段城市的記憶,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促進福州與世界的溝通。
路漫漫其修遠兮,相信文化的奇跡從來都是創造者和參觀者一起創造的,希望通過我們的設計可以引起更多的溝通和共鳴,讓蒼霞地區的文化真正發揚和傳承下去。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聯系我們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六一北路256號星光燦爛大樓6層
傳真:0591-87553753
郵箱:administration@fjadzs.com
頁面版權所有 省廣(福建)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掃一掃有驚喜
微信公眾號 |
手機版 |
友情鏈接:
福建省博物院 大唐西市博物館 福建省曇石山博物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云南省博物館 西安城固博物館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 金沙遺址博物館 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 福建省武平縣博物館 福建省長汀縣博物館 連城縣博物館 龍巖市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 龍巖博物館 龍巖市永定區博物館 福建土樓博物館 福建省上杭縣博物館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客家族譜博物館 漳平市博物館 連江縣博物館 閩侯縣博物館 羅源縣博物館 長樂縣博物館 泉州華僑博物館 寧夏固原博物館的網站鏈接